
近日,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本次年会以“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骨伤科疾病”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骨伤科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开展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研讨。我院骨科团队表现亮眼,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创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在分会场作学术汇报,充分展现医院在骨科领域的学术实力与诊疗水平。医院副院长张庆文主持关节与骨坏死分会场会议。


△ 医院副院长张庆文
骨研院魏秋实主任医师在医工结合分会场以《膝骨关节炎发病原因与力学重建治疗方法探索》为主题,向广大同道介绍膝关节炎患者直腿变弯的潜在机制,提出骨质疏松症与绝境后骨关节炎内翻畸形密切相关,并结合生物力学工具,如有限元等方法,论证了胫骨平台下低密度区骨量及体积对膝关节内软骨及半月板的影响。
关节一科李子祺副主任医师分享儿童股骨头坏死(Legg-Calvè-Perthes病,常被简称Perthes病)保守治疗的临床心得,并正式提出相关保守治疗规范,获得与会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关节三科何敏聪博士在关节/骨坏死学组分会场以《CLIC3+肥大软骨细胞在股骨头坏死头内修复的作用》为主题作详细汇报,聚焦目前关注的股骨头坏死头内囊性变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囊性变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推断其可能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头内修复存在明确关系,同时结合新兴的单细胞测序等方法,探索囊性变的细胞学基础,向与会嘉宾展示本团队对股骨头坏死头内修复的研究成果。

△ 关节三科何敏聪博士作学术汇报
关节一科洪志楠医师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展示,阐述了股骨头坏死非手术保髋治疗的适应证及广阔前景,强调对塌陷风险的精准预测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前提,阶段性限制负重、中医药及冲击波等物理治疗的综合运用是非手术保髋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个人实际情况,灵活把握适应证,个性化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 关节一科洪志楠医师作学术汇报
骨伤康复科袁颖嘉主任(李津康复治疗师代替出席)在关节/骨坏死学组分会进行新技术分享,以《互联网智能随访康复系统在股骨头坏死全周期治疗中的应用》为题介绍了我院骨伤康复科自主研发的“记得练”运动训练计时器小程序和股骨头坏死随访系统,为股骨头坏死全周期长期的病程跟踪提供更高效、完善的随访工具。

△ 骨伤康复科李津康复治疗师作学术汇报
骨研院李博博士后在青年会场发表题为《埃及蓝微球通过 Wnt/β-catenin 通路抑制骨关节炎中的铜死亡和氧化应激损伤分子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分享其在骨关节炎(OA)治疗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 骨研院李博博士后作学术汇报
关节科硕士研究生曾子俊在骨坏死专场以《股骨头坏死囊性变的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主题作学术汇报。研究揭示,股骨头坏死中的囊性变与塌陷风险显著相关,尤其前外侧病灶风险更高。病理分析显示,囊性变内同时存在骨破坏与修复活动,为保髋治疗提供新思路。

△ 关节科硕士研究生曾子俊作学术汇报
近年来,我院骨科始终坚持 “中西医并重” 的发展理念,深耕骨伤科疾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在传承中医特色技术的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与理念,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
此次医师团队在全国性学术年会上的精彩表现,既是对我院骨科学科建设成果的肯定,也为骨科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医院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诊疗服务。
诚信配资-诚信配资官网-配资在线炒股-配资股票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