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给志远随个礼。"
孙大勇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钞票。
赵东海看着那1800块钱,愣了几秒。
几天后,当孙大勇的女儿考了720分的消息传遍整个公司时,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赵东海怎么回礼。
200块钱的红包让在场的人都傻了眼。
这个数字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01
六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赵志远的高考成绩出来了。
512分。
赵东海坐在办公室里,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这个数字。儿子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兴奋。
"爸,我过线了。"
"嗯,不错。"赵东海的语气很平静。
其实这个分数比他预期的要好一些。赵志远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能考个本科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下楼的时候,门口的保安孙大勇迎了上来。
"老板,听说志远考得不错啊。"
孙大勇笑得很真诚。他在这个物流公司干了八年保安,从赵志远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就认识。
"还行吧,勉强过了线。"赵东海点了支烟。
"那就是大学生了,厉害啊。"孙大勇搓着手,"老板打算怎么庆祝?"
赵东海想了想。"请几个主管吃个饭吧。"
第二天中午,赵东海在公司的群里发了消息,说晚上要请部门主管们聚一聚,庆祝儿子考上大学。
消息发出去没多久,孙大勇就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老板,有个事。"孙大勇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塑料袋。
"进来说。"
孙大勇走进来,把塑料袋放在桌上。"我也想随个礼。"
赵东海愣了一下。"老孙,你这是..."
"1800。"孙大勇打开塑料袋,里面是一沓钞票,有些皱巴巴的,还有几张是旧版的。"我攒了几个月了。"
赵东海看着那些钱,有些意外。保安的工资不高,一个月也就三千多块。1800对孙大勇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老孙,你太客气了。"
"应该的。"孙大勇摆摆手,"跟着老板干了这么多年,志远考上大学,我不表示表示说不过去。"
赵东海收下了钱。"那行,今晚一起来。"
"不了不了,我一个保安,去了不合适。"孙大勇摇头。
下午的时候,公司里就传开了。说保安老孙给老板儿子随了1800的礼。
有人觉得孙大勇太实在了,有人说他这是拍马屁。
"1800啊,老孙一个月工资的一半都搭进去了。"
"人家有心意嘛。"
"这不是心意不心意的问题,是太多了。"
财务小刘算了一下,"按照公司的标准,一般同事随礼也就200到500,1800确实多了。"
晚上的聚餐很热闹。赵东海请了七八个主管,在附近的酒楼订了个包间。
席间大家都在夸赵志远,说孩子有出息,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赵东海喝了不少酒,心情不错。不管怎么说,儿子算是没给他丢脸。
周五的上午,孙大勇比平时来得早。
他在门岗坐不住,时不时地看手机。
上午十点半,孙大勇的手机响了。是他女儿孙晓菡打来的。
"爸,成绩出来了。"
孙大勇的手都有些抖。"多少分?"
"720。"
孙大勇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多少?720?"
"嗯,720分。"孙晓菡的声音很平静,但是能听出来她也很兴奋。
孙大勇挂了电话,坐在那里发了会儿呆。
720分。全市前十。
他女儿从小就聪明,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他没想到能考这么高。
02
中午吃饭的时候,孙大勇忍不住和同事们说了这个消息。
"我家晓菡考了720。"
食堂里瞬间安静了。
"720?真的假的?"
"我女儿不会撒谎。"孙大勇掏出手机,把成绩截图给大家看。
"我的天,老孙,你女儿这是要上清华北大啊。"
"状元都有可能。"
消息很快传到了赵东海那里。
秘书小陈敲门进来。"老板,有个消息跟您说一下。"
"什么事?"
"保安老孙的女儿,高考考了720分。"
赵东海正在喝茶,听到这个数字,茶杯停在了嘴边。
"多少?"
"720。"小陈重复了一遍。
赵东海放下茶杯。512和720,这个对比太鲜明了。
下午的时候,整个公司都在议论这件事。
"老孙的女儿太厉害了。"
"720啊,比老板儿子高了200多分。"
"人家是学霸,从小就不一样。"
有人开玩笑说:"看来读书这事儿,还真是看天赋。"
也有人说:"老孙平时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值了。"
赵东海在办公室里听到楼下的议论声,心情有些复杂。
不是嫉妒,就是觉得有点尴尬。前几天还在庆祝儿子考了512,转眼间保安的女儿就考了720。
下班的时候,孙大勇特意到楼上找赵东海。
"老板,我想请同事们吃个饭。"
"应该的,这么好的成绩,确实要庆祝一下。"赵东海站起来,"什么时候?"
"就这个周末吧。"孙大勇搓着手,"老板要是有时间,也来坐坐。"
"好,我一定到。"
周六晚上,孙大勇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川菜馆订了两桌。
来的人不少,除了保安班的同事,还有几个部门主管,赵东海也来了。
孙大勇很激动,一个劲儿地给大家敬酒,说感谢大家平时对他的照顾。
"我这个女儿从小就听话,成绩一直不错,但是考这么好,我真的没想到。"
"老孙,你女儿是天才啊。"
"720分,全市前十,北大清华随便挑。"
赵东海坐在主桌,表面上很热闹地和大家聊天,但是心情有些沉重。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觉得对比太强烈了。
酒过三巡,赵东海起身去了趟洗手间。
回来的时候,他从包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孙大勇。
"老孙,一点心意。"
孙大勇接过红包,掂了掂分量,知道不会太多。
"谢谢老板。"
旁边的人都看着,想知道老板给了多少。
孙大勇没有当场打开,而是放进了口袋里。
散场的时候,孙大勇和几个关系好的同事一起走。
"老孙,老板给了多少?"有人忍不住问。
孙大勇从口袋里掏出红包,打开看了看。
"200。"
几个人都愣了。
"200?"
"对,200。"孙大勇把红包收好。
"这..."有人想说什么,但是没说出口。
"怎么了?"孙大勇问。
"没什么,挺好的。"
03
回到家的时候,孙大勇的妻子还在等他。
"怎么样?老板给了多少?"
孙大勇坐在沙发上,沉默了一会儿。
"200。"
妻子愣了一下。"200?你给他儿子随了1800,他给咱们闺女200?"
孙大勇没说话。
"这老板也太..."妻子想抱怨几句,但是看到丈夫的表情,又停住了。
夜里,孙大勇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在想这个200块钱的意思。
是老板小气?还是有别的原因?
这天晚上,赵东海也没睡好。他坐在办公室里,桌上放着一份文件,表情复杂得很。
第二个星期一,孙大勇照常来上班。
他的情绪看起来没什么异常,还是和往常一样,见到同事就笑呵呵地打招呼。
但是敏感的人能感觉出来,老孙话少了。
中午的时候,财务小刘找到孙大勇。
"老孙,有人找你。"
孙大勇跟着小刘到了财务室。
里面坐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女人。
"你是孙晓菡的父亲吧?"女人站起来,"我是省教育基金会的,姓王。"
孙大勇有些紧张。"您找我有什么事?"
王主任笑了笑。"是好事。你女儿被我们的特优生奖学金项目选中了。"
"奖学金?"
"对,全额奖学金,包括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王主任递给他一份文件,"总共12万。"
孙大勇接过文件,手都在抖。
"这...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你女儿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非常优秀,完全符合我们的标准。"
孙大勇看着文件上的公章,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需要做什么吗?"
"很简单,填几张表格,提供一些材料就行了。"王主任说,"对了,还有勤工俭学的机会,如果你女儿愿意的话。"
从财务室出来,孙大勇感觉脚都有些软。
12万的奖学金,这意味着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全解决了。
他想起那天晚上的200块钱,心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
下午的时候,孙大勇找到了赵东海。
"老板,有个事想跟您说。"
"什么事?"赵东海抬起头。
"今天有人来找我,说晓菡被选上了什么奖学金项目。"孙大勇把文件递过去,"您看看,这是真的吗?"
赵东海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
"是真的。省教育基金会,我知道这个项目。"赵东海把文件还给他,"很不错啊,全额奖学金。"
"我就是觉得有点突然。"孙大勇挠挠头,"晓菡确实成绩好,但是这种好事..."
"你女儿优秀,理所当然。"赵东海点了支烟,"老孙,我问你个事。"
"您说。"
"你觉得那天的200块钱,是不是太少了?"
孙大勇愣了一下。"没有,挺好的。"
"真的?"
孙大勇看着赵东海的眼睛,突然明白了什么。
"老板,这个奖学金的事..."
"跟我没关系。"赵东海弹了弹烟灰,"就算有关系,那也是你女儿自己争取来的。"
孙大勇站在那里,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孙,200块钱确实不多。"赵东海说,"但是有些事情,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我明白。"孙大勇点点头。
"你明白就好。"赵东海笑了笑,"去忙吧。"
晚上回家的路上,孙大勇给女儿打了电话。
"晓菡,爸跟你说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你被选上奖学金了,12万,四年的学费生活费都不用愁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爸,这是怎么回事?"
"说你成绩好,被选上了。"孙大勇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这种奖学金很难申请的,需要很多条件。"孙晓菡的声音有些疑惑。
"管他呢,反正是好事。"孙大勇说,"你安心准备上大学就行了。"
04
第二天,孙大勇又找到了赵东海。
这次他手里拿着个小盒子。
"老板,这个给您。"
赵东海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不贵的手表。
"老孙,你这是..."
"一点小意思。"孙大勇说,"不值什么钱,就是想表达一下心意。"
赵东海看着那块手表,笑了。
"行,我收下了。"
从那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提过200块钱的事。
七月底,孙晓菡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八月初,赵志远去了省城的一所二本院校。
开学的时候,赵东海开车送儿子去学校。路过北京的时候,他给孙大勇打了个电话。
"老孙,我路过北京,要不要去看看晓菡?"
"太麻烦您了。"
"不麻烦,顺路。"
当天下午,赵东海在北大校门口见到了孙晓菡。
女孩长得很清秀,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文静。
"叔叔好。"孙晓菡很有礼貌。
"你好你好,在学校适应吗?"
"挺好的,同学都很友善,老师也很好。"
赵东海看着这个女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赵东海递给她一张名片,"别跟你爸客气。"
"谢谢叔叔。"
临走的时候,孙晓菡突然问了一句:"叔叔,那个奖学金的事,是不是..."
"是你自己争取来的。"赵东海打断了她,"记住这一点就够了。"
开车回去的路上,赵东海想起了那个200块钱的红包。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在礼金上较劲。
1800对孙大勇来说是大数目,200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
但是有些事情,确实不是用钱能解决的。
比如一个孩子的前途。
比如一个家庭的希望。
现在想起来,那天晚上桌上的文件,是孙晓菡的成绩单和他托人弄来的奖学金申请材料。
200块钱的红包,只是他给自己找的一个心理平衡。
真正的礼物,早就通过别的方式送出去了。
秋天的时候,赵志远在学校里给爸爸打电话。
"爸,我们宿舍有个同学,他爸爸是保安,但是他姐姐在北大读书。"
"哦?"
"我觉得挺厉害的,一个保安的女儿能考上北大。"
"确实不容易。"赵东海说。
"爸,我觉得我以前太不用功了。"
"现在知道还不晚。"
挂了电话,赵东海笑了笑。
有些事情,不用说得太明白。
有些道理,总会有人明白的。
冬天的时候,孙大勇给赵东海发了个短信。
"老板,晓菡期末考试全班第一,谢谢您。"
赵东海看着这条短信,想了想,回:
"她本来就行。"
这就够了。
有些礼物,不需要用钱来衡量。
有些恩情,也不需要说得太明白。
礼尚往来,本来就不只是钱的事情。
人情世故,原本就比账面上的数字复杂得多。
那个200块钱的红包,到现在还在孙大勇的抽屉里放着。
他没有花掉,也没有还给赵东海。
就这样放着,当作一个纪念。
诚信配资-诚信配资官网-配资在线炒股-配资股票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