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年八月的某一天,蒙古草原上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骑兵们装备精良,披着坚固的铠甲,队伍中还有几辆马车,车上用白布严密包裹着不明的物品,充满了肃杀之气。随着这队骑兵的到来,大家都知道,重要的时刻已然到来。这支队伍到达了克鲁伦河上游的斡儿朵(蒙古的宫帐区),等待着他们的是一群妇人。妇人们认出了其中几位人物,恭敬地行礼,那些领头的正是成吉思汗的四大宠妃——孛儿帖、忽兰、也遂、和也速干。
原来,这些牛车上用白布包裹的正是成吉思汗的临时棺椁。根据蒙古的葬礼传统,成吉思汗的灵柩需要在每一位大妇的斡儿朵中停留一日,以便王公贵族们来祭拜和瞻仰。消息一传出,蒙古各地的王公贵族纷纷启程,赶往斡儿朵祭奠他们最尊敬的可汗。然而,由于大蒙古国的疆域极为广阔,一些王公在抵达时,葬礼已经过去了三个月。
展开剩余73%成吉思汗的葬礼由其四子拖雷主持,这一仪式严格按照蒙古的传统进行。明代学者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记载,成吉思汗的遗体被安置在一块巨大的梡木中,外面刷上了漆,并用金箍箍住。在灵柩开始行进时,棺木被放在牛车上,随着蒙古的军队缓缓前行,继续朝着大蒙古国的“大禁地”进发。
葬礼结束后,成吉思汗生前的爱马和四十名蒙古贵族少女被杀死,作为随葬品,以便他在另一个世界继续指挥。紧接着,蒙古士兵驱赶着成群的战马,开始踏平成吉思汗的坟冢,并且在母驼的面前杀死一只小骆驼,将它的血泼洒到墓地上。第二年春天,当母驼回到这片地方时,蒙古人认定这便是成吉思汗的最终安息之地。随着母驼的去世,成吉思汗的墓地具体位置也成了历史的谜团。
元代建立后,忽必烈为了避免先帝的陵墓被盗,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继续沿用成吉思汗的丧葬传统。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帝陵未曾遭到盗掘的朝代,极大地保卫了成吉思汗陵墓的神秘性。尽管如此,成吉思汗的葬地至今仍然没有确凿的答案,关于他死因的种种猜测更是扑朔迷离。有人说成吉思汗因坠马重伤死,也有传言他是被西夏的王妃刺杀,甚至有说法认为他是在征伐西夏时中箭身亡,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天打雷劈致死。历史上的各种版本纷繁复杂,至今未能统一。
根据《元史》和《蒙古黄金史纲》等历史资料,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便意识到自己的时日不多。他召集了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安排他们各自的职责。术赤是长子,虽然由于他母亲孛儿帖的失踪,术赤的威望在部族中不高,因此成吉思汗决定让他负责狩猎和军事训练,保证蒙古帝国扩展的后勤支援。察合台则性格固执,令他掌管蒙古法律和刑罚。成吉思汗选择窝阔台继承汗位,而非最小的儿子拖雷,考虑到拖雷与术赤关系亲近,若他继承汗位,必定导致兄弟间的纷争,影响蒙古的统一。
成吉思汗临终前,向窝阔台和托雷提出了两条战略建议:一是秘密葬礼,等待西夏投降;二是联合南宋共同攻打金朝。随着成吉思汗的去世,窝阔台迅速采取行动,蒙古骑兵开始对西夏进行残酷的报复,西夏的王朝迅速灭亡。而南宋则不得不接受蒙古提出的联合战略,蒙宋两国开始共同应对金朝的威胁。
在这一切的背后,成吉思汗的葬礼与遗愿传承成为了蒙古历史的重要部分,虽然成吉思汗的具体葬地依旧未被揭示,但他留给后人的遗产、传统与神话,依然深深影响着蒙古文化。在成吉思汗逝世近八百年后,关于他的灵魂和遗体的讨论依旧没有定论,历史学者们不断寻找新的证据,但关于成吉思汗葬地的谜团,恐怕永远都将无法解开。
发布于:天津市诚信配资-诚信配资官网-配资在线炒股-配资股票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